中文域名: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公益
医疗技术-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81岁高龄老人“心动”危机, 绿色电脉冲技术一小时解除十年顽疾

来源:心血管内科发布时间:2025-09-08 15:49:00

胸闷气短十余年,加重伴心肌1月余,八旬老人陷入治疗困境

一个月前,81岁的李奶奶(化名)因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并伴有心悸被紧急送入医院。这些症状已经困扰了他十余年,近年来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经心电图检查,李奶奶被确诊为房性心动过速——一种在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的心律失常疾病。

“像李奶奶这样高龄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上很多见,”陈广琴主任表示,“但由于年龄因素,很多患者和家属倾向于保守药物治疗,然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快速心跳长期持续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且既往有双腔起搏器植入病史,心动过速发作,会严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传统治疗遇难题,多学科讨论寻出路

面对李奶奶的情况,医疗团队进行了全面评估。传统射频消融术虽然有效,但对于高龄患者存在明显局限:手术时间长(通常需要2-3小时)、热消融风险高、全身麻醉耐受性差,特别是李奶奶的病灶术前体表定位可疑位于右心耳深部,传统消融方式在该区域操作存在相对禁忌。

经过心血管内科、麻醉科、老年病科等多学科讨论,陈广琴主任最终决定采用PFA(脉冲电场消融) 这一创新技术为患者解决问题。

脉冲电场消融:更安全、更快捷的心脏消融新选择

PFA是近年来心脏介入领域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与传统热消融不同,它通过组织选择性的脉冲电场能量,精确消融异常心肌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组织。

“PFA技术具有显著优势,”陈广琴主任解释说,“首先是安全性高,不会产生热量,避免了食道损伤、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其次是操作时间短,整个手术过程不超过1小时;最重要的是,患者仅需局部麻醉即可耐受,大大降低了高龄患者的麻醉风险。

 

一小时手术,解除十年病痛

手术过程中,医疗团队标测确认李奶奶的房速起源于右心耳深处——这一位置对于传统消融极具挑战性,但PFA技术却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处理。

整个手术仅用时约一小时,术后李奶奶的心律恢复正常,长期困扰他的胸闷、气短症状明显改善,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迅速。

 

专家呼吁:高龄不再是心律失常微创治疗的绝对禁忌

陈广琴主任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越来越多。PFA技术的应用为高龄、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即使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也可以通过这种绿色、安全的技术解决心律失常问题,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高龄、高风险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为以往被认为不适合导管消融的老年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 监督电话:0898-66809051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