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建立于2006年,共有床位42张,分重症医学科一区及二区。是海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在王小智主任领导下,形成了技术精湛、设备齐全和较大规模的学科队伍,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危重症的能力。目前 , 该科已经成为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学科,2018年被评为海南省I级临床重点专科。 现有专科医生22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6名,护理人员7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24名。 科室配备仪器设备齐全,包括德尔格、BP840等各类型号呼吸机33台,便携式转移呼吸机3台,高流量氧疗机10台,金宝、费森尤斯等血压净化机7台,便携式彩超2台,ECMO(迈柯维)1台,血气分析仪3台,纤支镜3条,PICCO机3台,尼高力脑功能检测仪1台等。 科室年收治危重病人数超1500人次,覆盖除儿科外各科急危重病人。包括:心肺复苏术后、肝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各类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ARDS、复杂性腹腔感染、重症胰腺炎、肺动脉栓塞、爆发性心肌炎、重症肌无力等。APACHEII 达 15 分以上重症病人比例达到75% ,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 85%以上 。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建立于2006年,共有床位42张,分重症医学科一区及二区。是海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在王小智主任领导下,形成了技术精湛、设备齐全和较大规模的学科队伍,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危重症的能力。目前 , 该科已经成为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学科,2018年被评为海南省I级临床重点专科。 现有专科医生22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6名,护理人员7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24名。 科室配备仪器设备齐全,包括德尔格、BP840等各类型号呼吸机33台,便携式转移呼吸机3台,高流量氧疗机10台,金宝、费森尤斯等血压净化机7台,便携式彩超2台,ECMO(迈柯维)1台,血气分析仪3台,纤支镜3条,PICCO机3台,尼高力脑功能检测仪1台等。 科室年收治危重病人数超1500人次,覆盖除儿科外各科急危重病人。包括:心肺复苏术后、肝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各类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ARDS、复杂性腹腔感染、重症胰腺炎、肺动脉栓塞、爆发性心肌炎、重症肌无力等。APACHEII 达 15 分以上重症病人比例达到75% ,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 85%以上 。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现有病床63张,医护人员33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副教授6人、教授1人。消化内科月平均入院人数200人次,年平均收治病人近2500人次。消化内科救治的患者以急危重症多,尤其是急性重症胰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成功率为98%,居国内同等水平。2009年7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内镜下胃肠黏膜息肉切除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硬化剂注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胆总管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消化道支架置入术、胃肠黏膜下肿物剥离术(ESD)及胃肠造瘘术等先进治疗技术。消化内科同时承担了海南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生实习教学工作及海南省二级医院医师进修培训工作。目前在国内处于优势和特色技术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系统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粘膜疾病的治疗、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近五年发表论文7篇,1996年研究项目“早期胃癌的发病机理研究”获日本消化疾病学会研究者奖、1999年研究项目“幽门螺杆菌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研究”获美国消化疾病学会研究者奖(DDW)、2017年受邀在欧洲消化年会进行研究成果交流。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两项,主持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9项。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是海南省I类临床重点专科、是海南省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肾脏病专科。现有医护人员86名;医师2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4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海南省领军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9人。护士6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1人。现任科主任为李冰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龙江名医,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千人专项获得者。2003年获得日本新澙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的职位在日本新澙大学肾研所工作,2008年至2009年在哈佛大学附属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肾内科工作(作为医院员工Employee)。在Circulation, PNAS,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多篇文章,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63点。被他人引用次数达800余次。现任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常委,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专委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肾脏分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委会肾病组副组长。主持和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863子课题,973子课题,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基金等。曾获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日本获得日本塚田医学研究助成奖等三项奖项。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大会发言,曾被日本新澙大学肾脏研究所、日本国立千叶东医院及台湾国立大学邀请讲学。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经过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共同努力,目前是省级临床重点学科。集门诊、病房、呼吸内镜室、肺功能室为一体,负责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工作。现有医护人员共50人,其中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研究生8人,其下设置3个病区,分别为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区、普通病区、肺肿瘤综合治疗病区。设有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肺血管疾病、肺部肿瘤等亚专科,每个亚专科均有1-2名学科骨干。 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对呼吸系统慢病的长期管理管理,使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肺心病及肺癌等患者得到有效的诊治。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设有8张床位,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及先进的设备,对救治重症肺炎、重症哮喘、肺心病、肺性脑病、气胸、肺血栓栓塞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大咯血、各型呼吸衰竭、急性成人呼吸宭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障碍综合征(MODS)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肿瘤放射治疗科是海南省最早开展放射治疗的科室。海医二院也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放疗单位,拥有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放射治疗设备—-高场强MR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MR-Linac Elekta Unity,海南省唯一一家)、VMAT直线加速器、核通三维适形后装机、PET-MR、通用大孔径CT(GE590)、最新的Monaco治疗计划系统等,机器设备价值愈2亿元。中心开展从SBRT(SABR)、IMRT、VMAT、X刀到三维适形后装治疗的精准放射治疗技术,中心承诺以省内最迅速的治疗时间(一般从入院到开始治疗时间仅需2-3天内)、最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优质服务,实现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康复的治疗目的。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位于医院主楼2、3号楼一楼西侧,为海南省重点专科,海南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体科室,也是医院胸痛、卒中、创伤、出血等多中心急诊大平台科室暨首诊科室,专科业务用房面积4853.8 m2,现实际开放床位数74张,有院前急诊(救护车9辆),急诊门诊(6张抢救床),急诊杂交手术室,急诊ICU(12张床),急诊综合病房(内科+创伤外科56张床)。现有医师34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高级职称人员达26%,主治医师12人,硕士学位8人,占比约24%;护士62人,其中副主任护理师3人。结构建设相对完整,院前-院内-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形成一体化管理,急诊辐射区域、临近辅助科室(CT、彩超、药房、收费、检验)齐全。配套先进的急救设备,有转运ECMO、转运呼吸机、PICCO仪器、多功能呼吸机、血滤机等,科室骨干医师能熟练地操作中心静脉及动脉的穿刺置管技术,气管插管术和进行机械通气、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及血液灌流、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ECMO治疗等。急诊创伤外病区可开展四肢骨、腹部、脑部等多部位手术。现年急诊超过70000人次,抢救2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90%以上,包括抢救严重多发伤、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脓毒症、各类型休克、重症胰腺炎、恶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严重急性中毒等。
中医科,1993年建科,1998年在原中医科基础上成立康复中医科,发展成开放床位70张,集康复、中医、临床、养生为一体的综合病房,提供中药、西药、针灸、中医外治、推拿、运动疗法、功能锻炼、言语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中医特色治疗及现代康复治疗服务。2016年5月因学科发展需要成立单独的中医科。目前中医科病区床位46张,门诊使用面积200多平米。现有医生15名,高级职称医师3名,中级职称医师6名,初级职称医师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开设中医内科、中医康复、中医脑病、中医针灸等专科门诊,以经方为科室重点发展方向,传承经典,传承胡希恕经方学术思想,为胡希恕经方学术思想在海南的传承基地,为海南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经方治疗中医各科疾病,收治中医内科、骨关节、中医妇科等各科疾病,开展各种中医特色治疗,如中药熏蒸、中医外治、针炙各种特色治疗等,开展中医食疗、运动疗法以及康复养生调理等治疗咨询服务。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是海南省最早开展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治疗、科研、教学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之一。风湿免疫科成立于 2007 年。2016 年 10 月从肾病风湿科独立出来,成立独立的风湿免疫科,开设有风湿免疫科病房、风湿免疫实验室,风湿免疫科专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以及痛风门诊、类风湿关节炎门诊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专病门诊。是我省第一家具有独立病房、风湿免疫实验室及门诊的风湿免疫病专科。风湿病免疫科拥有正高级职称专家1名,硕士研究生3名及资深呼吸科、肾脏病、妇产科、医学影像科专家加盟的风湿病诊治单位。近年来先后选送骨干医师到国内大医院的风湿病专科进修、学习。风湿免疫实验室能够独立完成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所需的ANA、ENA、ANCA、抗 CCP抗体、RF、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 抗体等各种自身抗体检测,并长期与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合作,同时开展炎性肌病抗体谱、 IgG4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等。医学检验技术满足风湿病专业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条件。同时风湿免疫科还是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建设单位及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海南省风湿病医联体成员单位。2019 年3月被授予国家级“痛风规范化诊疗服务中心”称号。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1983年7月起开展超声检查,1992年5月在海南省内率先成立超声诊断科,是省内先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超声医学诊疗中心之一。全科共有工作人员4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6人,医师5人,医师助理15人,护士5人,已形成一个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临床诊疗团队。 超声医学科为海南省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海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挂靠单位;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于2014年开始招生,是海南省超声医师的主要培训基地之一。同时作为海南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承担超声诊断学的教学任务。
放射科是医院首批成立的科室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成拥有普放、介入、CT、MR等门类齐全的大型综合放射科,分布在总院、东湖门诊部、乌石分院三个功能区。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医院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要力量。 先进设备:目前放射科配备磁共振2部、螺旋CT 5部、双平板血管机1部、DR 5部、数字胃肠机2部、 乳腺DR 1部、移动DR 2部和CR 2部等先进设备,其中包括美国GE750W大孔径3T MR、德国西门子1.5T MR、第二代双源CT、64排VCT。配备分布全院的PACS系统。
医院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重点物资保障部门,被誉为医院的“肝脏”和“心脏”。我院新建供应室位于医技楼3楼西区,占地面积为1370平方米,于2016年6月6日正式搬迁启用。其东侧与手术室生活区相连,四楼为手术室手术重地,二楼为门诊手术室、内镜室和妇科门诊等。并设有专门的污洁物品直通电梯,方便手术科室物品的运送。 供应室布局流程符合CSSD建筑要求:其分为生活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生活辅助区域宽敞明亮、温馨。生活辅助区包括仓库、污洁车间、拆包间、卫生间、更衣室、休息室、值班室、护长办公室及示教室等;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域分别设有缓冲间、实际屏障及专门的污洁物品出入通道及传递窗。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1983年7月起开展超声检查,1992年5月在海南省内率先成立超声诊断科,是省内先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超声医学诊疗中心之一。全科共有工作人员4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6人,医师5人,医师助理15人,护士5人,已形成一个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临床诊疗团队。 超声医学科为海南省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海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挂靠单位;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于2014年开始招生,是海南省超声医师的主要培训基地之一。同时作为海南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承担超声诊断学的教学任务。
放射科是医院首批成立的科室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成拥有普放、介入、CT、MR等门类齐全的大型综合放射科,分布在总院、东湖门诊部、乌石分院三个功能区。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医院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要力量。 先进设备:目前放射科配备磁共振2部、螺旋CT 5部、双平板血管机1部、DR 5部、数字胃肠机2部、 乳腺DR 1部、移动DR 2部和CR 2部等先进设备,其中包括美国GE750W大孔径3T MR、德国西门子1.5T MR、第二代双源CT、64排VCT。配备分布全院的PACS系统。
医院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重点物资保障部门,被誉为医院的“肝脏”和“心脏”。我院新建供应室位于医技楼3楼西区,占地面积为1370平方米,于2016年6月6日正式搬迁启用。其东侧与手术室生活区相连,四楼为手术室手术重地,二楼为门诊手术室、内镜室和妇科门诊等。并设有专门的污洁物品直通电梯,方便手术科室物品的运送。 供应室布局流程符合CSSD建筑要求:其分为生活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生活辅助区域宽敞明亮、温馨。生活辅助区包括仓库、污洁车间、拆包间、卫生间、更衣室、休息室、值班室、护长办公室及示教室等;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域分别设有缓冲间、实际屏障及专门的污洁物品出入通道及传递窗。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椰海大道368号
投诉电话:0898-66808238 / 客服电话:0898-66809130
工信部ICP备案号码:琼ICP备17001021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799号